梵魚寺事蹟碑銘慶尙南道東萊郡金井山梵魚寺事蹟碑銘幷序 山頂有井 昔游異魚 其來梵天云 而井光金色 盖山名金井.寺號梵魚者 其以此也 敎主千六百八十二年乙卯 新羅武烈王二年 島夷犯國境 王大憂 義湘大師 自太白來 住玆山 卽以法力却之 王大喜 遣平章事柳春雨等 刱玆寺 而先造彌勒像 建二層殿 以鎭重要之地 殿之西 立毘盧殿 安毘盧尊像 其東置大藏閣 藏八萬大經 其餘各佛像.石塔.法殿.鼓閣.鍾樓.石燈.神壇.四十法體.四天王閣.三十三層鐵幢.三百六十寮房.三百六十結畓.百戶奴婢 且無量什物之設施張大 詳載於創寺記也 想象當時 固爲東巨刹也 盖王之向佛之誠 因師而深也 師之演化之機 由王而發也 自此而玆寺之福利於人世者 盛矣 道師不繼 世情多變 所以高麗漢陽以來 其不無興廢之事 而無文可考者 二千六百十九年 壬辰李朝宣祖二十五年 兵火燒盡也 經劫餘 衆小規結搆 只守空墟 過十年壬寅 住持妙全與玄鑑戒環 創大雄殿 忽一日 佛面小露於庭畔 卽開灰土侍出 乃昔造彌勒像也 其猛火裏無傷 今彌勒殿背東而坐是也 壬寅後五十六年戊戌 孝宗九年 重建大雄殿 印堅.順湜.摠悅.海寬.戒環 傾橐而出資 再黙.覺敏 以均募緣而鳩財 用之不足 故自判廳出錢 而最善.大弘.最大 另力也 戊戌後四十一年己卯 肅宗二十五年 自脩.釋瓊.文印.明學 刱普濟樓 巡相李公.節度使李公 幷爲檀越也 其他聖殿香閣等 且淸豊.尋劒.圓應.安心.含弘.解行.枕溪.金堂八房 其重脩有功之人與其年代 各有其記 姑不更擧 獨解行一房 最善治産 間年出畓與金米 補寺補庵 多大特保此寺者 卽甲稧也 盖斯稧也 不知始於何時而其爲公之誠.同勞之義 眞學佛之心也 其李朝斥佛之時 隱於深山 措年是難 若非斯稧之力 安有保存之道哉 二千九百三十二年乙巳 高宗光武九年 重建八相殿 繪畵諸聖像 混海.鶴庵二師 同幹其事也 現有九庵 極樂.大聖.金剛.獅子四庵 其創時不知 而極樂 海城師極力補守 大聖 蔚庵師大有功 金剛 永明師永堅固也 二千七百十一年甲子 肅宗十年 信珠師 刱靑蓮 過二十九年癸巳 首座禪識施者金致鳴 創安養 此後三十年癸亥 英宗十九年 信珠又與攝摠等 刱內院也 元曉.鷄鳴 與寺同時 而元曉之中間移建 無徵其何年何人之事 然改建脩繕之功 錦海.應虛二師最也 鷄鳴房 已火 獨有二首石鷄伏東邊 二千九百二十年癸巳 高宗三十年 雨華.金峯兩長老 混海講伯 浚舊而加新 額鷄鳴庵也 按任事改革 踞今三百二十一年前 以住持 百八十年前 爲僧統 三十二年前 爲總攝 而禮峯師先被任也 十六年前 攝理 而擎山師任其任也 十三年前 還爲住持 住持惺月禪師 藤巖.湛海.晦玄.鶴庵.擎山諸師 勤於寺事 而尊崇禪法 衲子雲集 金井一局 遂爲禪刹本山 鍊道說法 無日不然也 曾於玆山 如靈源祖師.朗伯大師等諸偉人之爲道爲世之高慧淨行 多有口傳而文傳見失 是甚遺感也 時住持湛海禪伯 同大衆之意 現寺蹟立石 而求余文以爲銘銘曰法力驅夷 君王檀越 寶殿雲臺 備體兀兀
擊大法鼓 燃大法燈 衆生緣淺 道師難承
麗代李朝 幾見興替 龍蛇之災 寺運大滯
自此十年 創者稍有 起寺建庵 隨時承後
道場淸淨 普聞世間 衲子雲集 禪刹本山
明眼大德 踵武相連 開堂普說 於千萬年
敎主二千九百五十年癸亥八月日
牛頭山人 南泉 翰奎 撰而書